近年来,宿州市强化法治化思维、运用法治化方式,坚持信用体系和诚信文化交融互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在全国城市信用状况月度监测评价中,始终位居全国261个地级市第一方阵,2022年平均综合信用指数位列全国第1,成功获批第四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一、完善信用法规制度体系,把好建设“方向盘”。一是推动信用立法。开展《宿州市社会信用条例》立法调研,推动高质量信用立法,将信用信息归集、查询、共享、公开、应用以及信息安全保障和主体权益保护等纳入法治轨道。二是夯实制度基础。印发《宿州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及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年度工作要点,依法编制市级公共信用信息补充目录、信用承诺事项清单、守信激励措施清单、失信惩戒措施补充清单,全面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度化水平。三是规范约束措施。持续开展失信约束制度清理规范工作,累计清理30条失信约束措施,其中修订11条,废止19条,确保全市信用措施全部于法于规有据。
二、推进信用平台特色升级,用足智能“工具箱”。一是优化信用平台。提升完善信用平台和门户网站功能,对信用信息共享、信用协同监管、信用评价、联合奖惩等模块进行优化升级,市、县区两级信用平台全部建成并实现对接互通。市信用平台和门户网站综合性能居全国城市第10名,2021和2022年度均获“全国特色平台网站”荣誉称号。二是强化息归集。逐年调整优化公共信用信息补充目录和“双公示”目录,实现市信用平台与市政务服务运行管理平台、市工程审批系统等技术对接,实时抓取信用数据。建立数据归集共享月通报制度,提升“双公示”及其他5类行政管理信息数据质量。截至目前,共归集信用信息超5.8亿条,归集上报“双公示”数据超421万条。三是开展信用监测。实行日监测、周调度制度,对全市四县一区、13个重点行业领域进行实时监测,对信用状况差的县区或行业进行提示和预警,实时调度,督促整改。2022年,城市信用监测综合指数平均得分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居首位。
三、加强“信易 ”重点工程建设,建好惠民“加油站”。一是推行信用承诺。建立信用承诺制度,将信用承诺及履约践诺嵌入政务服务审批平台办事流程。截至目前,累计归集信用承诺及履约践诺信息超250万份,涉及主动公示型事项169个,行业自律型事项1个,告知承诺事项2个,在17个部门中实施92项审批替代型信用承诺事项,方便办事群众,缩短办事时间。二是深化信用核查。出台信用查询嵌入业务全流程工作方案,完善信用查询嵌入政务服务网审批系统、工程建设审批系统、招投标管理系统、房产管理系统审批工作流程,实现逢办必查、逢报必查。截至目前,信用查询量超625万次。全面推行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在法院执行、发展改革等40个领域实现“应替尽替”。三是强化信用赋能。优化个人信用分“月季分”,在12个领域推出“信易 ”产品服务,涵盖信易游、信易行、信易阅、信易批等多场景应用,创新无政府补贴的信用激励机制,激励超1.38万次。认定“诚信企业”143家,推动信用结果全市互认。加强信用信息应用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建成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提供从贷款申请、自动信用查询,到授信、放贷、还款的闭环式融资服务,目前平台入驻银行机构18家、分支机构190家,注册中小微企业超32万家,授信总额1011亿元,实际发放贷款901亿元。
四、坚持信用管理常态长效,唱响诚信“主旋律”。一是加强信用监管。参考使用国家、省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在生态环境、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粮食经营、工程建设等24个领域采取信用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措施,累计归集企业信用评价信息超129万条。将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纳入市联合奖惩系统,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今年以来,查询量超232万次,产生并上报联合奖惩执行反馈信息404条。二是加强信用修复。建立完善常态化信用修复机制,设立信用修复咨询窗口,开通线下信用修复咨询服务,发放信用修复流程宣传单近万份,引导企业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在线修复。明确专人专班每日进行信用修复审核,严格执行国家信用修复的标准和流程,避免超期审核与错误审核。今年以来,通过信用中国协同工作平台成功修复处罚1491条。三是开展失信治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发展改革、法院、市场监管等53家职能部门协同发力,持续整治“新官不理旧账”、政府机构失信、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问题,实现政务失信案件动态“清零”。常态开展严重失信主体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严重失信企业占比、严重失信市场主体占比均低于1%。
主办:安徽省企研会质量信用专委会 承办:安徽省徽企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电话:0551-62607456
安徽质量信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