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来自安徽铜陵的小菜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上市。而在小菜园前面,蜜雪冰城与古茗、和府捞面与遇见小面都接连递表或传出赴港上市消息。
从铜陵到香港,从籍籍无名到声名鹊起,被业界称为隐形大佬的小菜园,冲刺上市的背后着实有值得关注的门道。
走平民化中餐经营路线的小菜园,拟赴港上市,确有出人意料之处。但当下加快发展的安徽,正需要这些在不同行业、不同赛道上“意外杀出”的孤勇者。
新徽菜品牌,赴港冲刺上市
如果不是这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可能很多人对小菜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并无太多印象。
随着招股书的披露,小菜园秀出了“肌肉”:2013年4月,第一家小菜园门店在铜陵开业。截至2024年1月11日,小菜园在中国12个省级行政区内的119个城市拥有548家直营门店。
值得关注的是,从2021年1月1日的278家快速增长至548家,3年时间小菜园的门店数几乎实现翻倍。
受益于此,其业绩也在快速攀升。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9月,其收入分别为26.46亿元、32.13亿元及34.29亿元;溢利(税后利润)分别为2.27亿元、2.38亿元及4.30亿元。
提起2023年,在餐饮市场,被人们记住的多为9.9元的咖啡、平价中式汉堡以及集体降价的经营举措。而小菜园同样做的是平价餐饮生意,与快餐不同,其聚焦于50元以上的正餐生意,定位新徽菜。根据招股书,他们的门店堂食客单价介于50元至70元之间。
据了解,在本次赴港ipo之前,小菜园控股才刚刚获得融资。去年,小菜园控股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专注大消费赛道的加华资本。这是完成首轮融资后,加华资本对小菜园控股的再次投资。
该轮融资后,加华资本累计投资小菜园控股达5亿元。而这也是近年来大众便民餐饮行业最大一笔融资。
加华资本认为,大众、刚需、高频、极致性价比的大众民生消费将构成中国未来社会消费的主流与基石,是“长坡厚雪”的大赛道,而小菜园正是踩中了这一时代红利。
如今,小菜园站到资本市场前,成为2024年第一家冲刺上市的餐饮企业。
境外上市皖企,港交所占比超八成
为什么选择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港交所作为中国资产与海外沟通的重要渠道,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
1993年马钢股份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安徽首家港交所上市企业。此后,陆续有皖企登陆港交所。
2013年11月12日,徽商银行登陆港交所,成为全国第二个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城商行;2021年7月19日,三巽集团于香港交易所正式敲锣上市,成为安徽首家ipo上市房企;2023年3月9日,维天运通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港股兔年第一股,也是港股“数字货运第一股”……
记者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获悉,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24家境外上市企业,其中,港交所20家(含3家a h股),美国纽交所1家、美国纳斯达克1家,瑞典、澳大利亚交易所各1家。境外上市皖企,港交所占比超八成。港交所是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证券交易所之一,是服务全球企业和由全球投资者组成的国际化证券交易所,也是国内企业募集筹措国际资金的重要平台。
作为“家门口”的全球化资本市场,港交所一直是内地企业包括安徽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地。
如今,除了小菜园,芜湖鑫旭、城建集团、海螺科技,六安美自然,合肥华霆动力等安徽企业也纷纷将目光投向港交所……
今年1月9日,科大讯飞发布公告称,为了进一步增强拟分拆资产的市场影响力,提升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拟将讯飞医疗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业内专家指出,过去几年,港交所为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在服务产业发展定位、上市标准条件优化、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安排等方面进行了众多创新改革。深化皖港合作,帮助企业加深对港交所熟悉和了解,提升境内、境外两个资本市场利用水平尤为重要。
据悉,安徽省正纵深推进万家企业资本市场培训,将资本市场最新改革政策第一时间送到实体企业,帮助全省企业更好熟悉政策、提升利用水平,截至2023年末,累计培训企业9.84万家,其中企业负责人参训占比超过50%。
餐饮消费市场,更关注“质价比”
纵观资本市场,餐饮企业上市凤毛麟角。小菜园迈出这一步,实属不易。
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餐饮行业穿越低谷,在2023年迎来曙光。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餐饮收入达52890亿元,同比增长20.4%。安徽餐饮收入2925.6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长12.3%。
回看过去一年,节假日里,婚宴酒席高朋满座;藏在街头巷尾的“网红”店,顾客打卡不断。在消费领域,餐饮业无疑是恢复最快的行业之一。
2023年,餐饮市场呈现出新特点。比如,消费者更加务实和理性,不再为单纯的高端品牌和浮夸的营销宣传买单,餐饮消费市场更加关注“质价比”。
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五一”、中秋国庆假期客流量增幅都高于营收增幅,餐饮消费刚需增加明显,中低客单价消费增速更高。
新的消费趋势恰好与小菜园的定位相契合,这也助力了小菜园的上市之路。
2013年,曾做过厨师的汪书高在安徽设立了第一家小菜园门店,主打“好吃、不贵”的定位。历经数年,小菜园菜品始终保持定位,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其中,为降低食材成本,小菜园从源头种植养殖开始布局,比如合作养殖户供给散养仔鸡,源头直采的食材统一送达至中央工厂再加工,再经由供应链分仓配送至终端门店。就连物流运输队都是自建,避免中间商赚差价。
主推臭鳜鱼、农家红烧肉、地锅本仔鸡等菜品,小菜园俨然已是新徽菜的头部品牌。它的成功出圈,又能给徽菜振兴带来哪些启示?
业内人士指出,结合当下的餐饮消费趋势思考,当消费者更趋务实和理性,餐饮企业也应如此。臭鳜鱼、胡适一品锅、毛豆腐等传统徽菜,究其起源,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平民色彩”,除了“高门大院”的大饭店,还需多多涌现出像小菜园一样的平价连锁餐饮企业。
徽菜要“出圈”,就要走近大众。这几年臭鳜鱼乘着预制菜的风口,借电商渠道“破圈”。如今小菜园以平价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徽菜振兴,当沿着这条路,添薪加柴,再现“往日荣光”。
主办:安徽省企研会质量信用专委会 承办:安徽省徽企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电话:0551-62607456
安徽质量信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