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安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提出牢牢把握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的战略定位。请问韩俊代表,围绕打造“三地一区”,安徽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韩俊: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发展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亲临安徽考察,为安徽发展全方位把脉定向、把舵领航,赋予安徽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加快推进科技、制造、生态、农业、人才、教育、文化“七个强省”建设,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持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壮大,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重要进展,总书记为安徽擘画的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经济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实现“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去年,全省经济回升向好,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国,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今日的安徽,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影响显著提升,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江淮人民正意气风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大道上阔步前行。
第一,锚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我们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把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作为旗帜性抓手,制定创新型省份建设《指导意见》,全力服务保障合肥国家实验室建设,聚力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已建成、在建、预研的大科学装置13个,取得了光纤量子密钥分发、“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等一批原创性成果,突破了计算光刻eda软件、高温合金叶片、叠屏显示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9万家、居全国第8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达597家、居全国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2.7万家、居全国第7位,科创板上市公司24家、居全国第6位。特别是我们把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出台人才政策4.0版,开展“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动,组建省委人才工作局,大力营造一流人才生态,去年全省新增各类人才95.5万。创新领先一步、发展领先一路,我们将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把创新这一“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加快建设自立自强的科技强省,在国家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使命。
第二,锚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我们坚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低空经济等十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聚变核能、通用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安徽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24个月保持18%以上,去年规模以上工业营收突破5万亿元、居中西部第一,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2.9%、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超60%,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成为安徽新名片。特别是我们把汽车作为首位产业,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开展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专项立法,推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力,汽车“皖军”跑出加速度。目前安徽已集聚整车企业7家、零部件企业2300多家,去年汽车全产业链营收首次突破万亿、达1.15万亿元,汽车产量249.1万辆、居全国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居全国第四,汽车出口量114.7万辆、居全国第二、占全国比重23.4%,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稳居全国首位。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我们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发展4个万亿级产业和4个五千亿级、3个三千亿级及3个千亿级产业,加快建设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
第三,锚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加快释放。在深化改革方面,我们统筹抓好机构改革、科技人才、国资国企、农业农村、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去年我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获评a级等次。我们把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改革重点,全力打造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去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综合得分和最佳口碑均居全国前十。今年“新春第一会”,我们聚焦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部署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各项工作,让好的营商环境成为安徽新的“金字招牌”。在扩大高水平开放方面,我们坚持向海而兴、借船出海,深入开展“投资安徽行”系列活动、“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连续举办6届世界制造业大会,掀起双招双引新热潮,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安徽,去年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均跃居全国前十,两个指标增速在十个外贸大省中均居第一。特别是我们把融入长三角作为最大机遇、最大动能、最大红利,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在一体化发展大势下安徽已成为资金、技术、人口和人才净流入的重要地区。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越大,发展的动能就越强,我们将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激发更大的发展活力,在全方位扩大开放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锚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建设展现美丽图景。我们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标志性战役,深入推进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新一轮提升工程,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扎实开展“绿美江淮”行动,统筹抓好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南、皖西生态屏障“四廊两屏”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身边环境问题专项整治,突出做好“生态 文化 旅游”大文章。去年安徽空气质量主要指标改善幅度居全国前列,长江、淮河干流出境水质保持ⅱ类,巢湖连续3年未发生大面积蓝藻水华。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把江淮大地这片好山好水保护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 “三地一区”宏伟蓝图变为实景图,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更加壮丽的安徽篇章。
推深做实“民声呼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总台央视记者:我们注意到,安徽持续关注民生问题,去年专门打造了“民声呼应”平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请问韩俊代表,这个平台在运行过程中有哪些动真格的举措?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韩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强调“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在主题教育中,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安徽实际,建立覆盖省、市、县各级的“民声呼应”平台和工作体系,着力破解惠民政策“落不细”、为民服务“跟不上”、群众意见“上不来”等问题,办成了一批暖民心的实事好事。
这个平台体系由省市县三级联动,省级层面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创办《民声呼应》载体,整合人民网网友留言、省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互联网 督查”平台等7类平台的群众和企业诉求,在此基础上梳理汇总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线索,报省级领导阅批,搭建起群众诉求到领导案头的“直通桥梁”;省直部门和市县区也创办相应工作载体,形成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民声呼应工作推进机制,建立转办、督办、评价、反馈等闭环机制,做到群众诉求有地方说、有领导阅批、有部门管、有人帮助解决。去年,全省《民声呼应》类载体共刊载群众反映诉求3.62万个,直接推动解决3.5万个。总体上看,“民声呼应”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具体来说,主要有5个方面的做法。
一是坚持以上率下,做到省级总统揽。民生领域难题多,但千难万难,领导重视就不难。省委对民声呼应工作高度重视,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具体意见,设立工作专班。对《民声呼应》反映的群众诉求,我每期必阅、每期必批。这方面,我们注重压实“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责任,要求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突出的问题、普遍的问题亲自批示、盯住不放,对一些牵扯多方、涉及多级、积累多年的难点问题,建立提级办理工作机制,通过高位推动、顶格推进,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二是坚持畅通渠道,做到广泛集民声。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我们找准“群众视角”、顺着“群众视线”、响应“群众呼声”,变被动接收群众诉求为主动收集问题线索,让下情上达更加直接高效。对群众和企业在7个线上平台反映的问题线索,由省“两办”进行归口整合,并按企业诉求、民生保障、环境污染、便民服务等进行细化分类,每周会商,精心挑选,梳理汇总20条左右典型案例上报省级领导审阅。各级各有关部门通过相应工作载体,选择反映相对集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群众诉求报送本级本单位负责同志,达到了集中反映、重点督办的效果。
三是坚持即收即办,做到快速解难题。面对群众诉求,“解决”比“解释”更有说服力,“时效”与“实效”一样关键。我们把落脚点放在“事要解决”、群众满意上,推行属地属事部门分类处置,做到快查快处、立行立改,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中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比如,针对“民声呼应”反映的餐饮油烟和噪声污染等问题线索,我们迅速组织开展网格化摸排治理,着力解决群众“家门口”环境问题,全省共排查整治餐饮油烟、恶臭异味、各类噪声等问题2.54万个,其中立行立改2.3万余个。
四是坚持闭环管理,做到跟踪抓督办。解决群众诉求、办好民生实事,绝不能开“空头支票”,必须说一件、做一件、成一件。对《民声呼应》类载体反映的群众诉求,我们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办结机制,每周梳理清单,每月调度汇总,动态跟踪在办事项,直至“案结事了”。特别是注重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督查回访,推动问题真解决。
五是坚持举一反三,做到源头大治理。解决民生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树立系统思维,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我们统筹推进“当下改”和“长久立”,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在一“呼”一“应”中溯根源、建制度、改彻底,努力做到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将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事事放在心上,推动一件一件办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突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新华社记者: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报告2023》发布的数据看,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7位,已经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请问王清宪代表,安徽下一步将如何把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王清宪:感谢您对安徽创新工作的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都对安徽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下好创新“先手棋”,促进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这些年,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突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用战略科技力量汇聚高端人才、衍生应用成果,用科技体制改革壮大创新主体、促进成果转化,用营造创新生态感召创新资源、增强创新活力,开辟了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了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科创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2023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9万家、居全国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业2.75万家、居全国第7位、比上年提升2位;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2.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7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按照中央部署,结合安徽实际,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把创新这个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一是抓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安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点布局的省份之一,拥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国家实验室,已建在建预研大科学装置13个、数量居全国前列,正在加快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在量子科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涌现出很多世界级科研成果。我们将发挥好这些优势,积极探索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最优路径,深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前沿科技成果“沿途下蛋”机制,进一步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通道,加快培育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比如,我们在推进聚变能源大科学装置建设中,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并将超导磁体、大功率电源、低温工程等衍生出来的技术转化应用,汇聚了300余家企业加入聚变研发、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的全链条。
二是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企业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近年来,安徽高度重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建设,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研发机构、有效发明专利占全社会比重均超过80%。去年,中央就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专门发文部署,我省已经出台落实举措,重点就是聚焦打破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顽瘴痼疾,深入推进科研项目立项、实施、评价等方面改革,驱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真正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在科技企业队伍建设上,加快构建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科技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
三是抓创新生态打造,着力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机制。我们要构建的这个机制,目的是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让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机构等都能充分活跃起来,实现相互之间精准衔接、高效协同、融合发展。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我们打造的“科大硅谷”,致力建设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高科技企业的高产田,目前已建立创新中心9家、新入驻科技型企业1391家、创新创业人才近万人。我们聚焦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创新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全省科技企业贷款余额由2021年末的1525亿元增加到2023年末的5971亿元。围绕科技产业人才培养,创办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持续推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近两年累计撤销本专科专业点665个、新增818个,推动学科专业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匹配。
在“五大环境”上争创一流
中国日报记者:春节上班第一天,安徽省委、省政府就召开了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提出要把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请问王清宪代表,安徽下一步将采取哪些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的举措?
王清宪: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安徽连续三年以创优营商环境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充分体现安徽对营商环境的重视,更重要的是推动全省上下在创优营商环境上提升认知、增强自觉、形成共识。
安徽营商环境的改善体现在什么地方?我给大家报一组数据。2023年,安徽在“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活动中,综合得分和最佳口碑排名均位列全国前十;全省新登记经营主体141万户、增长19%,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71户、是2012年以来当年新增最多的一年;制造业投资连续24个月保持18%以上增速,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连续14个月居全国第1位,2023年制造业贷款增长29.1%。这些数据说明近年来安徽制造业项目又多又好。这可以作为营商环境优化的最好注脚。
当然,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安徽将沿着这一方向,强化大抓营商环境的鲜明导向,全力营造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重点在“五大环境”上争创一流。
一是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把企业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去年,我们推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倒逼政策供给更好满足经营主体需求。全省免申即享平台上线一年来,已兑付财政惠企资金107亿元、惠及企业2.5万户。今年,我们将推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升级版,不断提高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精准度、便利化和公平性。
二是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优化要素供给保障,想企业之所想、想企业之将想、想企业之未想,全面推行“要素跟着项目走”“管行业必须管投资”,用好土地、用能等要素会商机制,完善银企对接、土地要素对接等平台,健全企业诉求清单化闭环式办理机制,全力保障企业发展的要素供给。
三是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我们坚持认识市场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利用市场规律、弥补市场失灵,把政府有为更多体现在推动市场有效上。积极提升各级干部市场化的意识、素质和能力,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在市场准入、权益保护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标志性举措,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重大工程、政府采购等领域,确保所有经营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待遇平等。
四是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近年来,安徽锚定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链条贯通发力,法治环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我们持续开展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常态化推进府院、府检联动,巩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成果,完善司法部门服务企业机制,加快建设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更好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
五是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我们鲜明提出,安徽必须成全企业家的创新创意创造,各级政府必须说话算数。在全国率先全域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依法、主动、及时、全面兑现公共政策,累计达成履行协议557件、兑现资金18.3亿元,化解了一批“新官不理旧账”问题,以政府诚信促进社会公信。我们注重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与企业家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打交道,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真心诚意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全力营造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的浓厚氛围。
加快构建全省域深度融入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经济日报记者:去年,上海三区、江苏三市、浙江两市分别与皖北八市结对帮扶建设的10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全部挂牌落地。请问陈军代表,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安徽将如何扬皖所长,加强与沪苏浙合作共建,推动全省各区域各板块协同共进,提升全省整体发展能级?
陈军: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皖北等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了《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部署沪苏浙8个城市(区)与皖北8市结对合作。
《实施方案》印发以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协调下、在沪苏浙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下,结对合作帮扶取得积极成效。8对城市均已建立联系密切、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互派干部挂职交流形成制度性安排,10个合作园区全部挂牌成立,农业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搭建资本和项目对接平台等重点任务取得突破,教育、医疗、康养、文旅、人才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在推动皖北地区全面振兴的同时,我们还统筹推动合肥都市圈、长江城市带、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全省域全方位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71万亿元,增长5.8%,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3789个,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7.2%。全省共吸纳沪苏浙技术成交合同709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061.49亿元,分别占全省吸纳技术合同的20.2%和22.4%。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次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内陆腹地广阔、生态资源良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以“融圈进群”为方向,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加快构建全省域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一是推动都市圈联动发展,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强劲增长极。做大合肥都市圈能级,深化与南京都市圈“双圈联动”。推动黄山、宣城、池州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借力发展。支持宣城市全域纳入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共建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二是强化安徽长江城市带前沿支撑,打造联通东中部“桥头堡”。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促进长江城市带8市经济和人口高效集聚,建成联通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中上游城市群的强劲支点。三是深化城市对口合作,增强皖北、皖西等相对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落实好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重点任务,高标准建设“7 3”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加快推进上海与六安对口合作,深化产业协同、园区共建、旅游互动等合作,携手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对口合作典范。四是发挥皖南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优势,高质量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深化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合作,推进休闲度假、创意经济、医疗康养、体育赛事、会展经济、文化服务等六大高端服务业发展,合力建设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共筑长三角休闲旅游度假的“大花园”。五是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全面复制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推进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3个新型功能区提档升级,有序引导其他有合作意愿、合作基础、发展潜力的毗邻地区创建新型功能区。六是深度链接沪苏浙城市,推动各市扬其所长高水平融入。推动16个省辖市立足特色优势,找准发展方向,创新合作链接路径,全方位加强与沪苏浙城与城、区与区、园与园之间的深度合作,广泛开展多主体多层级多领域交流。
为打造汽车强国
汽车强省贡献更大力量
光明日报记者:我们知道,安徽把汽车作为首位产业培育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作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代表,请问奇瑞在汽车强省、汽车强国建设中,有什么样的布局和打算?
尹同跃:感谢您对安徽汽车产业和奇瑞的关心关注。当前,安徽省委、省政府顺应汽车强国建设的大势,把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培育和扶持,推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打造了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去年,安徽的汽车销量、营收、出口等方面,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这块,都超过了许多传统汽车大省。可以说,在全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版图中,安徽占据了重要一席之地,这个成绩单是非常亮眼的。
奇瑞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安徽制造、安徽创造的一个代表。作为在安徽成长壮大起来的本土汽车企业,奇瑞始终勤奋执着,老老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技术,老老实实做产品,赢得了用户的信赖和口碑。今年1至2月份,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同比增长70%。
现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汽车产业的决心这么大、力度这么强、支持这么多,这对奇瑞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努力当好“首位产业”的“首席企业”,不断创造更多的辉煌。主要抓好“三事”“四向”。三件事是:一是致力于掌控关键核心技术。对我们来说,技术始终是安身立命之本。奇瑞将始终坚持“技术立企”这个战略核心,加快升级全球研发体系,大胆追求颠覆式创新、融合式创新,勇闯汽车技术的“无人区”,构筑遥遥领先的硬实力,不断擦亮“技术奇瑞”这个金字招牌。我们要靠创新和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致力于做强做优民族品牌。奇瑞公司希望做一个体量巨大,具有良好的产品品质和品位,对生活方式有积极影响的品牌。在第三方机构j.d.power发布的“2023中国新车质量报告”中,奇瑞位居自主品牌第一。在我眼中,品质第一比销量第一更重要。三是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我们正加快布局新能源、智能网联、共享出行、平台与生态等新赛道,希望今年在全球汽车行业进入更高的发展位次。
“四向”就是坚持品牌向上,给品牌“做加法”,提高品牌含金量;坚持技术向未来,靠创新和人才聚集,打通理想和现实;坚持市场向外,与更多的全球伙伴分工协作;坚持产业向全价值链,形成新经济生态。
我们将坚持长期主义,把更多资源用于创新,不断夯实供应链。奇瑞要靠吃技术饭、质量饭,吃品牌饭、生态饭,加快从安徽奇瑞、中国奇瑞走向世界奇瑞,为打造汽车强国、汽车强省贡献更大力量。
主办:安徽省企研会质量信用专委会 承办:安徽省徽企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电话:0551-62607456
安徽质量信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