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10日开始,我们进行田野发掘,现已发现大量的鹿、牛、野猪、大熊猫等动物的牙齿和骨骼化石以及古人使用的石器。其中,4月26日、5月8日收获最大,重要化石编号分别有30件和38件。”5月1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驷统告诉记者。当天,他和硕士研究生刘博轩带领着7名工作人员,一边清理池州市东至县华龙洞遗址内的大石块,一边细心发掘地层里的“宝贝”。
华龙洞遗址位于东至县尧渡镇汪村村庞汪村民组,面积8.6万平方米,发育于古生界中寒武统条带状微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岩系中,属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自1988年底被发现至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东至县一起,分别于2014年、2015年和2018年,先后进行三次大规模的正式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数百件石制品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骼标本。根据遗址动物群组成,结合初步的铀系年代测试,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阶段所处的地质时期大约为中更新世中后期,距今约30万年。
“鉴于华龙洞遗址在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古生物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等学科上重要的科学价值,2015年进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终评名单,入选‘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发现的30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入选‘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2019年,华龙洞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东至人’化石亮相国家博物馆。”东至县文旅局文物保护股负责人金泽田向记者介绍。
2023年12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向国家文物局申请,2024年2月至11月对华龙洞遗址进行第四次正式发掘,发掘面积40平方米,获得批准。项目负责人为古人类学家吴秀杰研究员,主要业务人员多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学者。
“华龙洞遗址具备多重价值,最重要的是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三个方面。”吴秀杰说,华龙洞遗址已累计发现30余件古人类化石和100余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迹的骨片、4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以及20余种小哺乳动物化石,出土化石1.2万余件。
“华龙洞是继周口店之后,在我国发现的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以及石器等人类活动证据的更新世中晚期人类化石遗址。华龙洞古人类体质特征位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在演化上属于古老型智人。”吴秀杰告诉记者,“东至人”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唯一同时保存有完整面部和下颌骨的更新世中晚期人类化石;华龙洞遗址是我国发现的第五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遗址,也是一处出土人类化石和考古材料极为丰富的综合性古人类遗址。
该遗址考古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既保留有许多东亚古老型人群的特点,也有许多现代人的特点,为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直立人分布、演化、变异等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物证。同时,华龙洞遗址进一步证实安徽是我国古人类演化、扩散的重要地区,对华龙洞遗址的研究可作为中国大陆地区人类连续演化的证明材料,对中华民族溯源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发掘为主动性发掘,通过发掘有可能发现更多的人类化石,有望找到更多的古人类生存活动证据,包括石器、具有人工痕迹的骨片等,分析华龙洞形成的机制及坍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华龙洞古人类的生存模式和演化意义。
近年来,东至县高度重视华龙洞遗址保护与利用,成立华龙洞遗址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编制遗址保护开发利用规划,严格按照“国保”要求对华龙洞遗址开展“四有”管理。同时依托华龙洞遗址,建设华龙洞遗址陈列馆,总面积8300平方米,含展陈楼、专家楼、科普楼等特色专题展览,开展考古游、研学游等科普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现场考察10余次,发表国内外学术专著和论文18篇。
·记者手记·
2015年11月20日,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发布会在东至县召开。会上,相关专家学者宣布,2014年至2015年期间,在华龙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被命名为“东至人”。
人类从哪里来?远古人类是如何生活、又如何一步步走向现代人的?这些未解之谜,无不牵动许多人的好奇心。华龙洞遗址显示: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华大地就是适合人类生存繁衍的一块“宝地”。据专家介绍,生活在华龙洞的古人类,已经在自然界占据主导地位。华龙洞古人类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证实我省是我国古人类演化、扩散的重要地区。作为我省首次发现的既有人类化石又有旧石器的遗址,对于探讨东亚古人类的演化、分布与变异具有重要价值。这个被誉为安徽的“周口店”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尚待进一步发掘和研究。相信随着发掘的深入,华龙洞有望带来更多的发现。
主办:安徽省企研会质量信用专委会 承办:安徽省徽企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电话:0551-62607456
安徽质量信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