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这“五篇大文章”,安徽如何“落笔”,有何担当作为?
6月2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着力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体系,督促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全力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快体制机制建设,打通服务“经脉”
初创及成长期科技企业具有轻资产、投入高、成长高、风险较高等特征,按照传统评审模式,往往较难达到银行授信要求。
如何突破难点、补齐短板?
“针对科技企业‘三高一轻’经营特征,我们创新打造‘科创金融中心 特色机构 专业团队’的多层次专业化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在全省设立总行级科创金融中心9家,科技支行等特色机构68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副局长施其武介绍。
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不能仅仅着眼小处缝缝补补,更要加强统筹协调,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来打通金融服务的“经脉”。
在绿色金融方面,安徽金融监管局指导银行机构初步建成专项机制、专业流程、专岗人员等“六专”组织管理体系,形成以绿色信贷为主,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金融产品等多种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绿色金融体系。
“去年,我行成立绿色金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委员会,制定《安徽农行绿色金融服务三年规划(2023—2025)》,明确提出2025年绿色信贷余额达到2300亿元的目标。同时积极开展企业esg风险评估和分类,并实施差异化管理措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刘晓庆说。
中国人寿保险安徽省分公司总经理李明珠介绍,构建包括养老年金、终身寿险、个人养老金、商业专属养老产品等在内的综合性养老产品体系,2023年度承保具有较强养老属性的年金、终身寿险超过14亿元。
随着金融向下沉,以特色网点、特色支行带动业务发展,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加速落地“五篇大文章”的重要抓手。
徽商银行副行长徐广诚介绍,在总行层面设立了科创金融一级部,在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滁州等5家分行,分别成立科创金融中心,在省内重点科技园区新建8家专营支行。
创新优化金融产品,持续“精耕细作”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需要落实在产品和服务上。
“针对日益多元的养老金融需求,我们指导金融机构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初步构建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信托、商业养老保险协同发展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施其武说,截至5月末,全省银行保险机构在售养老金融产品510款,个人养老金累计开户169万,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为全省317万人次老龄人口提供意外、健康等风险保障3.25万亿元。
在科技金融方面,安徽创新推出初创信用贷、贷投批量联动、成长接力贷、集成电路共保体等科技金融新模式,形成全生命周期金融产品体系;全力实施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六大行动”,探索出“财政资金 开发性金融 专业化公司”支持大科学装置建设的突破性做法。
数据显示,安徽省科技贷款三年翻两番,贷款余额接近7000亿元,全省2万多家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覆盖率从30%提高到70%左右。
“我们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创设了生态修复贷、绿色交通贷、绿色节能建筑贷等多种产品,满足各类经营主体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刘晓庆说。
徽商银行建设多层次、多样性的普惠产品服务体系,中小企业数字化贷款产品余额超400亿元;推出云押贷、徽银e贷等线上化个人信贷产品,个人贷款数字化产品占比超80%。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强健“经济肌体”
线上申请贷款、几秒钟资金到账、零人工干预……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各行各业的面貌,也给金融业带来深刻变革。
“金融服务便利度和可得性不断提升。”施其武介绍,大力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金融服务水平,为个人客户提供贴近生活的场景化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价廉的线上综合金融服务。一季度末,全省数字经济核心贷款投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5.13%。
运用好科技手段,更好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积极助力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安徽产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推出羚羊信保e贷、羚羊工业互联贷;推出‘徽银司库’品牌,成为全省首个接入安徽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银行,2023年供应链金融余额、投放量首次突破‘双百亿元’。”徐广诚说。
小微企业面广量大、用款短小频急,差异化、个性化金融需求比较突出,金融机构运用科技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普惠金融方面,创新微捷贷、快捷贷、链捷贷一揽子产品体系,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线上化率80%以上。”刘晓庆说。
放眼全省,截至5月末,全省小微企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3.24万亿元、1.26万亿元,利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主办:安徽省企研会质量信用专委会 承办:安徽省徽企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电话:0551-62607456
安徽质量信用网